• 平台介绍
  • 资讯专递
  • 关于我们
  • 您的位置:首页 > 资讯专递 >新闻动态

    《国家高新区创新能力评价报告2018》发布

    来源:科技部官网      浏览量:1203      日期:2019-01-02


    2018年12月25日,由科学技术部火炬高技术产业开发中心、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联合编写的《国家高新区创新能力评价报告2018》在京发布。科技部战略规划司有关人员、高新区代表、长期从事高新区政策研究的专家及媒体记者等应邀参加了发布会。中科院战略院副院长张凤致欢迎辞,科技部火炬中心李有平副主任出席发布会并做总结讲话。

    《国家高新区创新能力评价报告》是国家创新调查制度的工作内容之一,每年由科技部火炬中心和中科院战略院联合发布,今年已是系列评价报告的第六期。《国家高新区创新能力评价报告2018》评价的对象范围涵盖至2017年底的全部156家国家高新区和苏州工业园区,评价所涉及的数据均来源于经国家统计局批准、火炬中心组织实施的国家高新区年度统计调查,此报告最新数据为2017年度数据。

    2018年是改革开放40周年,也是实施火炬计划和建设国家高新区30周年,因此,报告既对2017年国家高新区创新能力进行了评价,也对国家高新区成立30年来的成就进行了回顾、总结和展望。

    一、30年国家高新区建设为国家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已经成为践行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主力军和主阵地

    1.高新区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日渐突出。2017年国家高新区生产总值(GDP)总量达到95171.4亿元,占当年我国GDP比重的11.5%。

    2.高新区创新实力大幅提升。从研发投入看,2017年高新区企业研发投入占全国企业研发投入比例达到45.1%;企业R&D投入强度(R&D经费内部支出/营业收入)达到2.01%,与我国上市公司2017年的平均研发投入强度(约2.2%)相当;企业R&D人员全时当量占全国企业的近一半;高新区内国家重点实验室等国家级科研机构约占全国的三分之二。创新产出成果丰硕,2017年企业获得国内发明专利授权9.3万件,占全国企业的46.3%;创新产出效率远超全国,万人发明专利申请数、授权数和拥有数为全国平均水平的七倍以上。

    3.高新区不断培育创新主体,产业向高质量发展迈进。全国一半以上的孵化器集中在高新区;2017年高新区平均每天新注册企业超过千家;高新区统计高企数占全部统计企业的37.4%;拥有全国36.8%的新三板挂牌企业。2017年,高新区企业新产品销售收入达到73594.5亿元,占高新区产品销售收入的比重达到33.3%;高新区高技术产业营业收入占营业收入比例达到30.7%;电子信息领域的产品销售收入达到49194亿元,约占当年全国电子信息制造业产值的1/3;技术收入占营业收入的比例从2000年的4.4%提升至2017年的10.8%。

    4.高新区也是国家开放发展的重要窗口。2017年高新区出口总额占全国外贸出口的比重为19.1%,其中,企业高新技术产品出口占全国比重高达41.7%;高新区当年实际利用外资金额占全国的比重为36.9%;2017年高新区拥有外资研发机构2824家、外籍专家16427人;2017年高新区企业拥有境外授权发明专利3.4万件,同比增长23.5%;拥有境外注册商标6万件,同比增长12.9%。

    二、2017年高新区创新能力指数表现

    高新区创新能力评价指标体系由创新资源集聚、创新创业环境、创新活动绩效、创新的国际化以及创新驱动发展5大方面的25个二级指标构成。《报告》以总指数形式呈现国家高新区的创新能力水平和发展状态,分项指数和二级指标分别在5大方面揭示国家高新区的创新能力建设和创新发展绩效,同时也是对国家高新区整体和各省市国家高新区群体创新发展现状的动态监测。

    1.国家高新区创新能力总指数升势强劲,尤其创新创业环境指数加速上扬。2017年国家高新区创新能力总指数为233.8点,较2016年增加34.7点,当年增幅创造了历史新高;五个分项指数整体保持增长趋势,尤其是创新创业环境指数增幅达85.2点;近三年来,五个分项指数的增长经历了从“不均衡”到“相对均衡”的转变。

    2.各省份国家高新区群体差异明显,北京国家高新区创新能力水平最高,整体呈现“东强西弱”的特点。报告数据显示:北京、广东、上海、江苏4省市国家高新区创新能力领跑,第一梯队的省份全部归属于东部地区,第四梯队的省份全部归属于西部地区。

    3.各省份高新区群体中安徽国家高新区群体创新能力提升速度最快,后发地区的提升势头迅猛,中西部地区的不平衡问题在加速改善。报告数据反映:安徽、湖南、贵州和辽宁增速迅猛,2017年中部地区高新区创新能力增速最高,且连续两年增速保持第一,西部地区高新区增长率由2016年的第四位攀升至2017年的第二位。

    4.国家高新区持续呈现出创新资源加速集聚、创新主体加速发育、人才结构更加优化和人才价值更好实现的特点。2017年国家高新区创新资源集聚的五个二级指标均实现了增长,尤其当年认定的高企数量取得了50.2%的增长;2017年高新区高学历从业人员的增速(11.0%)和科技人才增速(10.5%)均高于从业人员的平均增速(5.6%);2011年-2017年高新区“企业单位增加值中劳动者报酬所占比重”指标一路攀升,2017年达到37.7%。

    5.国家高新区孵化载体建设进一步加速,创业投资进一步活跃,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再上台阶。高新区孵化载体建设步伐进一步加快。2017年157家国家高新区内共有科技企业孵化器2151家,其中国家级544家,同比增长率分别达到22.2%、18.4%;科技企业加速器640家,同比增长32.3%。众创空间达到2545家,同比增长53.7%,其中科技部备案的众创空间为867家,同比增长55.6%。

    6.国家高新区在吸引创业投资和风险投资方面与硅谷地区相比依然存在差距,反映出国家高新区整体创新创业的质量有待进一步提升。2017年硅谷地区风险投资额达到140亿美元,同比增长69%。而2017创投机构年对国家高新区企业的风险投资总额共计374亿元人民币,同比增长33.6%。高新区风险投资总额仅相当于硅谷地区的39.3%,泛硅谷地区的22.1%。

    李有平副主任在总结中指出,在全国上下认真学习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和中央经济工作会会议精神之际,总结宣传国家高新区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成效和经验,发布《国家高新区创新能力评价报告2018》,对进一步推动高新区建设成为创新驱动发展示范区和高质量发展先行区具有重要意义。

    李有平副主任谈到,高新区建设30年来,在全国高新区人的共同努力下,国家高新区在创新发展上呈现出一系列新的趋势和特点,总结为“四个转变”,一是国家高新区不断培育新型研发机构,由研发与产业脱节向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新研发”转变;二是国家高新区不断培育新主体,产业结构由传统的工业经济向新经济新产业新业态转变;三是国家高新区不断塑造新优势,由招商引资为主的外延式发展向以培育创新创业生态为主的内涵式发展转变;四是国家高新区不断开拓新空间,由主要依靠自我发展向整合利用全球创新资源转变。李有平副主任提出高新区应着力从六个方面推进高新区高质量发展:一是完善技术创新体系,增强科技创新有效供给;二是完善产业协同体系,夯实实体经济发展根基;三是完善现代市场体系,发挥市场配置资源作用;四是完善区域发展体系,构建科技创新共同体;五是完善绿色发展体系,吸引高端人才安居乐业;六是完善全面开放体系,提升全球创新竞争实力。

     



                                                                                          


    上一篇:习近平出席《告台湾同胞书》发表40周年纪念会并发表重要讲话 下一篇:云南省打造世界一流“绿色食品牌”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公布云南省2018年“10大名品”和绿色食品“10强企业”“20佳创新企业”评选结果的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