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新办就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 支撑引领高质量发展有关情况举行新闻发布会
来源:中国网 浏览量:2312 日期:2020-05-21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于2020年5月19日(星期二)下午2时举行新闻发布会,科技部部长王志刚介绍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 支撑引领高质量发展有关情况,并答记者问。科技部副秘书长贺德方、重大专项司司长陈传宏、高新技术司司长秦勇、社会发展科技司司长吴远彬一同出席发布会。
以下为文字实录:
胡凯红:
女士们、先生们,大家下午好,欢迎出席国务院新闻办举办的新闻发布会。今天我们非常高兴请来了科技部部长王志刚先生,请他向大家介绍“加快建设创新型国家 支撑引领高质量发展”的有关情况,并回答大家关心的问题。出席今天发布会的还有:科技部副秘书长贺德方先生,重大专项司司长陈传宏先生,高新技术司司长秦勇先生,社会发展科技司司长吴远彬先生。首先有请王部长做介绍。
王志刚:
女士们、先生们,各位媒体朋友们:
大家下午好。很高兴在全国“两会”前期与大家见面,就科技创新相关问题进行交流。首先,感谢各位媒体朋友长期以来对科技工作的高度关注和大力支持。感谢大家对科学的尊重、对科学的理解和对科学的支持,尤其在这次科技抗击疫情方面,做了大量积极、客观的报道,再次向各位媒体表示感谢。
过去一年,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全国科技界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加强研发攻关,加快成果转化应用。主要指标稳步提升,2019年全社会研发支出达2.17万亿元,占GDP比重为2.19%;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59.5%;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评估显示,我国创新指数位居世界第14位;整体创新能力大幅提升,创新型国家建设取得新进展。
这次新冠肺炎疫情,对我国科技创新能力是一次重要检验。疫情发生后,科技部按照中央部署要求,会同国家卫健委、药监局、教育部等12个部门组成科研攻关组,设立药物研发、疫苗研发、检测试剂等10个重点工作专班,聚焦临床救治和药物、疫苗研发、检测技术和产品、病毒病原学和流行病学、动物模型构建等五个方向,部署83个应急攻关项目,组织动员全国优势力量开展疫情防控科研攻关,形成了全国一盘棋的科研攻关格局,科技支撑疫情防控和复工复产取得积极成效。
我们第一时间分离鉴定出病毒毒株并向世界卫生组织共享了病毒全基因组序列,为全球科学家开展药物、疫苗、诊断研究提供了重要基础;逐步深化对新冠病毒致病机制和传播规律的认识,为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迅速筛选评价了氯喹、法匹拉韦、托珠单抗等有效治疗药物,以及恢复期血浆治疗、干细胞治疗等新疗法,建立了适合不同阶段患者的治疗方案;短时间内建立形成了核酸检测、抗体检测相配套的检测技术体系,不断提高灵敏度和便捷化;尽一切可能加快研发进程,并行部署五条技术路线推进疫苗研究,重组腺病毒载体疫苗和灭活疫苗已进入临床试验阶段。同时,积极推动开展疫苗、药物、检测试剂等领域国际合作,及时分享我国抗疫科研成果,为全球抗疫做出积极贡献。
这些成果的取得来之不易,根本在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党中央的坚强领导、正确指挥和科学决策,得益于全体科研人员的奋力拼搏、无私奉献,也得益于近年来国家创新能力的不断提升、国家创新体系的不断完善。借此机会,我谨代表科技部,向全体科技界特别是战斗在科研一线和抗疫一线的科技工作者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的感谢!
过去一年,科技工作取得了新进展,在支撑高质量发展、改善民生福祉、保障国家安全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一是基础研究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取得新突破。加大基础研究支持力度,突出“从0到1”的原始创新,加强数学、物理等基础学科建设。通过实施科技创新2030—重大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加强前沿技术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涌现一批创新成果,首次观测到三维量子霍尔效应,嫦娥四号成功登陆月球背面,时速600公里高速磁悬浮试验样车下线。
二是科技创新为高质量发展增添新动能。科技重大专项持续攻关,在培育战略性新兴产业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集成电路实现14纳米工艺产业化,5G研发应用和产业化全面推进。国家自创区和高新区成为培育高新技术产业的核心载体,169个高新区生产总值达12万亿元,经济总量占全国的十分之一以上。全国高新技术企业达到22.5万家,科技型中小企业超过15.1万家。
三是科技创新更加贴近生活不断增进民生福祉。科技支撑乡村振兴成效明显,数十万名科技特派员领办创办1.15万家企业。推进重大疾病防治科技攻关,新增18家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深入推进京津冀等重点区域大气污染联防联控,为打赢蓝天保卫战提供支撑。
四是科技体制改革和创新生态建设加快推进。近年来,我们统筹推进科技体制改革,一批基础性的科技制度建立起来,打通了科技、金融、产业和成果转化的通道。通过破除“四唯”倾向,进一步完善科技评价体系。成果转移转化机制不断完善,2019年全国技术交易额达到2.2万亿,超过了2019年度全社会研发支出总额。
五是科技开放合作迈出新步伐。深化开放合作是科技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科技领域落实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重要体现。中国与主要国家进一步加强创新合作对话,围绕气候变化、清洁能源、生命健康等深化研发合作。继续实施“一带一路”科技创新行动计划,推进科技人文交流、共建联合实验室、科技园区合作和技术转移4项行动。把港澳地区打造成为科技开放合作的枢纽,支持香港建设国际创新科技中心,推动澳门成为国家创新体系对外连通的重要窗口和通道。
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十三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也是谋划“十四五”的关键之年。我们将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发挥科技在“六稳”“六保”“脱贫攻坚”中的重要作用,为高质量发展创造有利条件,为确保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做出积极贡献。同时立足长远,为跻身创新型国家前列做好谋篇布局。
下面,我很高兴就大家关心的问题作进一步交流,谢谢各位。
胡凯红:
谢谢王部长,现在开始提问。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记者:按照规划,今年是我国迈入创新型国家行列之年,也是“十三五”的收官之年。请问目前创新型国家建设进展怎样?下一步,科技创新在“十四五”期间有什么考虑和安排?谢谢。
王志刚:
谢谢你的提问。创新型国家的内在逻辑,我们是这样来考虑的。一是,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二是,科技创新要与体制机制创新与管理创新、商业模式等其他方面创新同步推进,实现以科技创新为核心的全面创新。三是,要实现科技创新与经济社会发展的紧密结合,使我国经济社会发展水平更高,发展的成果更多惠及广大人民,为世界科技作出中国的贡献。
在推进创新型国家建设方面:一是把科技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二是人才、科技应该作为我国重要的战略资源。三是在政策制定、制度建设方面,把科技创新作为重要的核心要素。四是科技要对经济发展、民生改善和国家安全起到核心支撑作用,真正走出一条从人才强、科技强到产业强、经济强、国家强的发展道路。
2019年有一些案例和数据与大家分享一下:一是创新能力指数,按照一般的说法,创新能力指数达到前15位应该说进入了创新型国家,今年有两组指数,一组是世界知识产权组织把我们评为第14位,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发布的国家综合创新能力指数,我国排在第15位,这是进入创新型国家的一个重要标志。二是综合性指标基本完成规划任务,2019年发明专利授权量居世界首位。国际科学论文被引用数位居世界第二。 2019年全社会研发支出达到了2.17万亿元,比2006年增长6倍以上,占GDP的比重达到了2.19%,大体上和欧盟的平均水平相当。另外,科技进步贡献率达到59.5%,有望在今年实现60%的目标。三是一些高新技术产业进入了世界前列,比如高铁、5G移动通信、新能源等。
科学技术本身是无止境的,创新也没有止境,创新型国家建设也一直在路上。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部署要求,我们正在组织编制面向未来15年的科技发展规划和“十四五”科技创新规划,围绕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科技需求,加强科技改革发展的顶层设计。我们主要的思路:一是坚持“三个面向”,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我国重大战略需求,面向经济社会发展主战场。二是要紧跟研判当今世界科技发展的特征,要研判新阶段的特点,要坚持中国特色,制定好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和“十四五”科技创新规划。重点要依靠科技人员,科技活动重点是人的活动,是一批科技人员、掌握科学技术知识的人的活动,所以要围绕他们做好服务,让他们能够投身并安心做好科研,在科技领域作出一番事业。三是加强基础和前沿研究,为世界科技发展作出中国贡献。
总的讲,在新的时期我国发展还存在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面对高质量发展的要求,科技既要顶天也要立地,要真正为我国的全面发展,为我们国家老百姓的生活改善,为我们国家更加安全作出科技的贡献。谢谢大家。
中国新闻社记者:我们都知道这些年中国科技的整体实力和水平已经取得了长足发展,但是原始创新能力相对薄弱,这个问题备受关注。针对这个问题,科技部今后在加强基础研究、增强原始创新能力有什么具体的规划和部署?谢谢。
王志刚:
谢谢你的问题。基础研究是科技创新的总开关,我们都知道,很多问题实际上都是在基础上没有说清楚,所以才有其他方面的一些不足,甚至于不知道方向在哪儿、路径在哪儿。我们说牛顿厉害,厉害在哪儿,就是在基础研究方面,不仅有三大定律的发现,而且写出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像香农,他的厉害之处在于别人都忙着通讯设备制造、系统建设的时候,他写出了通信的数学原理,今天的3G、4G、5G还是按照他的原理。麦克斯韦方程把电学和磁学结合到一起形成“电磁场理论”。这些都是基础研究带来的一些颠覆性的、前瞻性的甚至于改变人们的生产生活和各方面认识的重大进展。
所以,我们把基础研究作为非常重要的方面来不断部署和推进,包括刚才介绍的,我们在过去一年,取得了像三维量子霍尔效应、非常规新型手性费米子、原子级石墨烯可控折叠等,包括现在讲的有热胀冷缩的材料,也有热缩冷胀的材料等,都是在基础研究上的突破。我们在原始创新方面相对薄弱,这确实是中国科技需要加强和改进的地方。在这点上,我们在国家规划、政策制定、资源安排方面把基础研究摆在更重要的位置上,过去一年我们在前沿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方面加大了投入,这个投入相对于其他技术创新和应用转化等方面来讲增长更快,达到了10%以上的增长。
同时,我们也在考虑,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技术创新各有不同的特点,也有相同之处。基础研究的特点是,问题很难提出来,问题提对了,包括方向、科学性提对了,基础研究也就成功了一半。所以,做好基础研究:
一是应从提问题开始,讲的问题要是一个基础问题,当然这是非常难的一件事情。在这方面我们要加强和科学家的交流,包括和国际科学界的交流。
二是强调数学、物理等理论和方法。这也是基础研究的一个难点。但这方面如果不突破,可能其他方面就缺少理论。为什么牛顿要写一本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就是要在数学上有具体描述,形成一般方法论和规律,这就是基础研究要达到的一个境界,或者说要完成的任务。
三是强调应用研究的基础支撑。今天的人工智能、大数据广泛应用,但是真正突破人工智能的一些算法现在还是很难的,基本算法还是没有取得太多的突破。大数据到底是靠计算能力来提高的,还是靠数学算法来提高的,现在也没有定论。这方面的基础研究对中国是一个很大的挑战,对全球科学界也是很大的挑战。
另外,什么叫“从0到1”,什么叫从1到N,0到1的跃升怎么做?怎么实现?规律是什么?这都是我们搞基础研究时反复和科技界、科学家一起交流以及推动国际科技合作时的一项重要任务。我到哈佛大学波尔实验室,和波尔实验室主任就一起讨论过量子力学,去的时候带了五个问题,出来的时候带回来10个问题。像牛顿力学、新的希尔波特空间这样一种想象,可能是可遇不可求的,但对政府科技部门的工作来讲必须加强这块工作。
再就是加大政府支持,完善多元化投入机制。在基础研究方面,怎么样想办法让企业、社会投其他领域时多投一点给科学,让科学家能够更安心地在基础研究方面自由探索,静下心来做这件事情。当然基础研究还要鼓励坐冷板凳,基础研究的事情和商业化应用还不太一样,这件事要做成了,你的一篇论文要经得起全世界科学家一起质问你,这中间不管是逻辑模型、数学模型还是本身这个领域的原理,必须都要搞清楚,并且是可重复、一致性的。真正的科学发现,就是可重复的,每次做都一个样,这就是科学验证的一种方法。
最后改革完善基础研究评价机制,突出原始创新导。这一点很重要,不能把基础和应用、商业化的事情搅到一起,它们中间有联系,但更重要的是基础研究怎么为技术创新提供更多的源头支撑,这就是我们要做的工作。
总之,加强基础研究是国家科技工作的一项重中之重的工作。科技部将按照党中央、国务院的部署和科技界的期待诉求,努力把基础研究做得更好一些,更上水平,同时也愿意和全球科学家进一步加强基础研究方面的交流合作。谢谢。
科技日报记者:接着王部长刚才介绍的疫情防控科研攻关的问题问一下,大家都知道疫情防控科研攻关在此次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表现比较抢眼,请问科技创新在这方面开展了哪些工作,取得了哪些有价值的成果?能不能举个例子。谢谢。
王志刚:
这个问题交给我们的司长们来回答。请吴远彬先生来回答这个问题。
吴远彬:
谢谢科技日报记者的提问。这次的疫情防控科研攻关是在习近平总书记亲自部署、明确要求下开展的,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专门成立了由科技部牵头、12个部门参加的科研攻关组,科研攻关组又成立了由钟南山院士作为组长,14位专家组成的专家组,对整个科研攻关把握方向。科研攻关组围绕病原学和流行病学、药物和临床救治、检测技术、疫苗研发、动物模型构建这五大方向来开展科研攻关。根据工作的需要,先后成立了10个工作专班来组织全国精干科研队伍来参加相应的专班工作。在整个科研攻关过程中坚持问题导向,全力推进防控和防疫需要。我们第一时间分离出病毒毒株,并向世界卫生组织共享了病毒全基因组序列,为全球科学家开展药物疫苗诊断研究提供了重要的基础。我们逐步深化对新冠病毒致病机制和传播规律的认识,开展了接触传播、飞沫传播、粪口传播、气溶胶传播等多种传播途径的研究,明确主要传播渠道和相应的条件,为防控策略提供科学依据。
疫情之始对检测的需求非常迫切,根据发布的病毒序列,我们有关的检测企业和研究机构两周之内完成了核酸检测试剂的研发和产业化应用,并进一步加强抗体检测、抗原检测方面的研究,快速实现检测试剂从无到有的突破。在这个过程中不断根据需要,在检测的灵敏度、便捷性方面持续改进,产品的性能也不断提升。从开始至少需要4个小时,到后来逐渐达到平均水平一个半小时,现在有一些检测的产品只需45分钟,在这方面不断取得进步。
总体来看,我国检测试剂的技术水平和产品的性能与发达国家处于同一水平,检测产品的产能以及目前的检测能力基本满足当前需要。在整个科研攻关过程中,特别强调科研攻关与医疗救治的结合,所以加强相应的药物筛选和治疗技术研发就非常重要,科研攻关组从一开始就确定了三药三方案,包括磷酸氯喹、法匹拉韦、可利霉素等药物筛选,也包括在中医药救治、干细胞应用和恢复期血浆等救治技术的应用上开展了相应的科学研究,特别是中医药在这次防疫当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在中医药筛选过程中又进一步细化了“三药三方”,包括清肺解毒汤、莲花清瘟等中成药的应用,也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科研攻关组把疫苗的研发作为重中之重,布局了五条技术路线来同步推进,国家科技计划重点支持了12项疫苗的研发任务。在疫苗的研发过程中,进一步加强科研攻关、组织管理方式的调整,加强对研发机构的服务,特别是加强研审结合,加快疫苗研发进程。正如刚才志刚部长所讲,我们在这个过程中还是依法依规,要依据疫苗研发的规律性要求,一个步骤都不少,但是要加强服务,要加强组织来加快相应的进程。目前,我们研发的五条技术路线,腺病毒载体疫苗已经完成了一期二期临床研究的受试者接种,一期的结果也初步进行了评价。另外有4个灭活疫苗也已经开展临床试验,据我们了解,现在全球开展临床试验的疫苗总共有10个,我们的疫苗研究还是和世界一并在同步推动。当然在疫苗研究过程中我们也加强和国际组织,包括WHO、流行病预防创新联盟等机构的合作,一些企业也开展了和国际机构的合作。
总的来讲,科研攻关就是在围绕需求、围绕问题导向来加强整个科研攻关的组织,围绕重点问题解决关键需求,在整个防疫和救治过程中发挥了非常积极的作用,也得到社会的认可。谢谢。
王志刚:
我补充一下,一是这次疫情一开始,我们也认识到,科技在抗疫历史上发挥着关键作用,今天更要发挥关键作用,所以我们整个科技界有这样一种使命感、责任感和紧迫感。我们从年三十就已经进入战时状态,来加强科技研发支撑抗疫。二是全国一盘棋,全国不管在疫情一线的还是在科研岗位的,大家都是一盘棋,通过视频交流等方式来形成全国联合攻关、集体抗疫这样一种科技创新的局面。三是我们讲目标导向、问题导向和结果导向,目标就是要通过科技,不管是药物、检测试剂,还是疫苗,就是要通过科技产品成果来抗疫。问题导向就是围绕这样一个目标,到底有哪些不足,哪些科技问题需要解决,这就是我们聚焦的问题。最后,问题的解决不以我们发表论文、产生数据为目的,而是为抗疫发挥作用,甚至发挥关键性作用,这就是目标导向、问题导向和结果导向之间的关系。现在整个抗疫不管在中国还是全球都在进行中,所以科技抗疫这项工作也在进行中,不管在疫苗、老药筛选,还是在新药的研发方面,我们还会在这中间更多发挥科技的作用。
还有检测试剂,从一开始我们就着力解决有和无的问题。后来在使用过程中,逐步完善,解决了灵敏度、检测速度、检测条件相对宽松的问题。当然,为了疫苗、药物和检测试剂的研发,我们建立了动物模型,并且走在世界前列。谢谢。
人民日报记者:我比较感兴趣的是科技体制改革的问题,十八大以来我国的科技体制改革可以说是大刀阔斧,全方位推进,取得了明显成效。但也存在改革措施不到位、任务落实不均衡的问题,请问王部长,今后在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方面还有哪些考虑?谢谢。
王志刚:
谢谢你的问题。深化科技体制改革是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明确的任务要求。科技发展应该符合国家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符合国家整体发展战略。科技创新如何能够对国家发展起到支撑和引领作用,一方面要发展科技,另一方面是改革科技发展的体制机制和环境,我们把它叫做两个轮子一起转。在具体做法上,我们叫改革驱动创新,创新驱动发展。
我们围绕人特别是科技人员,怎么能够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创造性,如何有更好的政策环境,如何能够让他们在科技创新这样一个平台上、岗位上更加体现自身价值、得到社会的尊重、可以体面的生活,这是我们推动科技改革的重点任务。围绕促进科技和经济深度融合,也是推动科技体制改革的一个重点。科技本身的发展,一方面是能够发现什么,认识自然规律;另一方面就是如何为改善提升人们的生产生活、为经济社会发展作出贡献。美国、欧洲、日本等发达国家,很大程度上既是一个经济生活水平高的国家,也是一个科技发达的国家,这两者是有必然联系的,从历史上看也是这样,第一次工业革命以蒸汽机为代表,十八世纪中叶发生在英国,第二次以电气化为代表,包括法拉第电磁感应、麦克斯韦方程等,发生在美国和德国,发电机、电动机在十九世纪中叶到二十世纪中叶出现。图灵的可计算理论、冯•诺依曼的计算机架构出来后,形成了信息化时代,也发生在美国。可以说,科技的发展和传播应用,与经济社会发展是有必然联系的,随着科技发展和经济社会的形态更高,这里面的联系就更加紧密。所以,改革要围绕着科技和经济的结合以及社会治理等方面来推动。
再就是营造一个好的平台、好的环境,让大学、科研院所、企业以及其他一切愿意参加到科研活动中的人,都能够依靠机会公平、权利公平、规则公平参加进来。在这一点上,政府主要是搭建一个好的环境和平台,当市场做不到,个人做不到的时候,就需要政府伸一把手,营造一个好的环境。就像用一个炉子烧一壶水,上来就讲这壶水哪个水分子先到100度,这个可能指不了,它的运动是随机的,但是只要火不断、一直烧,总会到100度的,我们就是要做这样的事,把环境营造好。另外,科技改革要面向新时代新要求,与高质量发展等方面的重大需求结合在一起,坚持“三个面向”的战略方向,把准世界科技前沿、国家重大需求和经济社会主战场当中一些需要科技解决的问题,这是我们的主要任务。要发挥好科技的颠覆性、扩散性、渗透性作用,更好地为经济社会发展和老百姓生活改善作出贡献。
改革永远在路上。科技体制改革走在最前列,同时也是改革任务最重的一个方面,责任也最大。科技创新发展对体制机制改革和环境、政策都会提出新的要求。科技是生产力,改革主要解决生产关系、上层建筑。生产力是决定生产关系的,生产关系只是服从和能动于生产力。从这点上来讲,生产力只要往前走,生产关系总要做调整。比如,如何吸引和稳住更多的人才参与科技,全社会都学数理化、都来搞科技需要什么政策?西方一些国家搞Stem,把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作为重点,我们用什么方式吸引更多的人来学并把它作为终生职业,这是要通过改革来解决的,让更多的人参与科技、安心科技、献身科技。再比如,科技如何为国民经济、人民福祉、国家安全提供支撑引领和保障?作用点在哪儿?作用力有多大?影响面有多大?这些都是在推动改革中要考虑的。第三,科技创新体系怎么完善,怎么增强?我们不断推进国家创新体系建设,不断提高科技创新能力,但真正要完善要增强,这也是永无止境的。刚才我们讲到基础研究,基础研究每一项新发现,包括引力波,今后可能都有应用价值。历史证明,每一项基础研究最后都和应用结合了。我们要有这样的准备。第四,怎么规范引导科技的功利性,使它能更合理,这是我们要重点做的。特别是在学风作风方面,我们对科技人员到底要求多高,怎么要求,哪些方面应该宽容,哪些方面应该支持,这都是要改革的地方。
刚才我讲,科技本身的渗透性、扩散性和颠覆性是很强的,当冯•诺依曼提出计算机架构时,谁能想到计算机能发展到今天的互联网、物联网?不但应用在地面上,还应用到空中,不单有固定的,还有移动的。科技体制改革如何去适应科技发展的新趋势新变化?另外是广泛的国际合作如何做,科学无国界,科学家有国籍,但是科学的发展又需要科技人员交流,大家合作来推动科学发现、掌握规律、总结方法,为人类留下更多科学成就。科技创新体系能力在抗击疫情这样一种紧急状态下,怎么能够发挥得更好一些,也是要考虑的问题。疫苗、药物筛选研发能不能再快一些,检测试剂能不能又简便又快速又灵敏?总之,科技改革本身不是目的,目的是解决刚才讲的这些问题甚至更多的问题,我们想到的和没想到的,都是科技体制改革的任务。所以我想,改革永远在路上。谢谢。
中国青年报记者:我的问题和人工智能相关,我们知道在这次疫情的防控期间,人工智能和大数据这些新的技术发挥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大家也很期待它们成为新的增长点,下一步国家在人工智能方面有什么新的部署?行业内其实也很关心是否会出台一些扶持政策。谢谢。
王志刚:
谢谢你的问题,请高新技术司司长秦勇先生回答。
秦勇:
首先,感谢你对人工智能技术发展的关注。
人工智能技术是新一代信息技术深度发展的必然阶段,也是信息技术与经济和社会发展深度融合的一个重要方向,也是当前整个信息技术领域研究和发展的重点和全球关注的热点。世界各主要国家纷纷在作出发展规划,加大投入来推动人工智能的发展。为了推动我国人工智能的发展,2017年经党中央批准,国务院发布了我国的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从发展目标、发展重点、人才培养、产业应用和公共治理这几个方面作出了系统全面的部署。《规划》发布以后,经过各个方面的大力推动落实,我国的人工智能取得了积极的进展。科技部一直高度重视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把落实规划的各项部署作为一项重要任务,主要采取了以下几方面的措施:
一是组织实施新一代人工智能重大项目。重大项目瞄准世界前沿、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围绕数据智能、群体智能、跨媒体智能、人机混合智能和智能系统这五大主题方向,从基础理论、关键技术、支撑体系和产业应用四个层面作出了重点安排。目前,重大项目已经启动实施了两批研究项目,中央财政投入约10个亿。
二是布局建设了一批新一代人工智能开放创新平台。希望通过这个平台鼓励我们的科研院所、领军企业积极开源开放,来降低人工智能开发和应用的门槛,形成人工智能开发和应用的生态,带动中小企业发展和行业智能化提升。目前已经建设了15个创新平台,主要包括基础软硬件、智能医疗、智能供应链和智能城市的治理等。
三是设立了一批新一代人工智能创新发展的试验区。通过试验区来推动人工智能技术应用的试验发展,促进人工智能创新创业,发展人工智能产业,促进传统产业智能化升级,推进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目前已经支持北京、上海等地建设了11个试验区。
四是积极推进人工智能伦理治理工作。成立了国家新一代人工智能治理专业委员会,向全球发布新一代人工智能治理的八项原则,核心是强调要发展负责任的人工智能。
在这些措施的推动下,我国人工智能技术开发和应用得到了快速发展,正如你刚才提到的,在这次疫情防控中,一批人工智能的产品和技术得到了应用,发挥了重要作用。比如大家都知道的辅助诊断系统、人脸识别、智能测温、语音机器人等等。
下一步,科技部将加快规划任务的落实,加大对人工智能技术发展的支持力度,特别是要进一步加强基础理论和关键技术的研发,正如刚才志刚部长提到的,整体上我们的基础还不够强,所以下一步要把基础理论研究作为加强的重点,同时强化应用示范、强化伦理治理、促进我国人工智能的健康发展。谢谢。
王志刚:
我补充一点内容,刚才秦勇主要讲的工作部署。一是,今后人工智能肯定是以一个系统或一个设备的方式来出现,那么对于这个系统到底是什么,设备到底包括哪些,以及相关的芯片、算法、软件、器械等等方面,科技还有很多工作要做。二是,目前有两条技术路线都在考虑中。一个是以大数据为基础的人工智能,如Alpha go;另外一个是与人脑相似的,属于类脑研究的人工智能,这些我们也在积极关注。当然,关于人工智能发展和第四次工业革命之间到底是什么关系?全世界都在研究,包括世界经济论坛,很多人都认为第四次工业革命是人工智能引领,就像前三次工业革命由蒸汽机、电气化、信息化引领,那么这次工业革命是不是由人工智能引领,还是由人工智能+大数据、+物联网,还是加什么?现在的热点,还有区块链等等。这些问题,都还需要科技界来共同探讨研究。谢谢。
香港紫荆杂志记者: 请问部长,在当前及未来可以预期的国际环境下,中国开展国际科技合作的主要领域和主要目标是什么?谢谢。
王志刚:
谢谢。国际科技合作是一个大方向,科学无国界,科学家只有通过合作,才能够更好更快地推动科技发展,也才能更好更快地以科技来惠及人们的生产和生活。这方面,中国坚定地支持和践行科技方面的国际合作,这点毫不动摇,不管国际形势怎么样。科技只有合作起来,人员交流起来,思路有碰撞,才会产生新的提升,新的发现和突破,这就是科学发现的规律。不少诺贝尔奖获得者,他们最早的思路,实际上就是在饭桌上和人碰撞产生的。搞基础研究的科学家,工程师,各类专家,坐在一起讨论,就能形成一些思路,再往下一研究,能有新的发现,新的贡献。这就是科学发现和技术创新的一般性规律,我们要尊重这一规律。所以我们坚定地在科技领域,包括其他领域,坚持开放合作。这是科学研究本身的必然要求。
从国家科技发展来讲,我们也希望和各国科学家交流合作,形成更好的科学成果,为各国经济社会发展、民生改善提供支撑。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世界的发展也离不开中国,这句话用在科技上也是一样。习近平总书记讲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科技共同体应该是其中的应有之义,我们也在践行。
具体工作上,一是继续加强政府间的科技交流合作,包括双边的、多边的政府间科技合作。部分国家科技部长每年一起交流,就关心的问题交流看法,包括基础研究、环境、农业、绿色发展、可持续发展。国际合作,从政府来讲,就是要搭建平台、沟通渠道,积极推动。
二是实施“一带一路”科技创新行动计划。这个科技创新行动计划中包括科技人员交流、联合实验室、技术成果转移转化和科技园区合作。这也是我们开展国际合作的重点。
三是积极参与全球科技创新的治理。刚才讲到人工智能有伦理问题,这需要全球共同努力。各国科技政策怎么相互沟通,相互借鉴,使政策能够更好的为科技人员提供好的环境,还有管理、服务等方面,都需要各国科技界、科技部门一起加强交流。
科技的开发合作,我们肯定是要坚定不移地坚持下去的,这一点不会动摇。我们也希望各国都和中国一样,共同开展科技的国际合作,一起把科技水平提高,惠及人类。中国愿意携手世界各国作出更大的贡献。谢谢。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国广记者:科技界的学风和作风一直都是各方高度关注的问题,请问科技部如何加强科技界的作风和学风建设的?谢谢。
贺德方:
谢谢记者对科技界学风作风问题的关注。刚刚志刚部长在介绍科技体制改革进展时已经讲过,科技界的学风作风建设是科技体制改革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优良的作风和学风是科技工作的生命线,事关科技事业的长远发展。党中央国务院有两份重要的文件,一个是《关于进一步加强科研诚信建设的若干意见》,还有一个是《关于进一步弘扬科学家精神,加强学风作风建设的意见》。这两份文件实际上构建了科技界学风作风建设的战略布局和整体安排。科技部始终把学风作风建设摆在事关全局的重要位置,全力推进。主要工作有三个方面:
一是大力弘扬科学家精神,在科技界倡导正确的价值导向。重点突出爱国爱岗、遵纪敬业,突出过硬的能力水平和让人信服的成果,突出“敏于行而讷于言”,突出“甘为人梯、桃李天下”的高尚风范。多讲贡献,少讲得失,努力在科技事业的发展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在国家的繁荣昌盛中实现个人的价值。刚刚志刚部长也讲了,在这次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广大的科技人员全力投入抗疫科研攻关,把论文写在抗击疫情一线,为打赢疫情阻击战贡献了科技力量,也涌现了很多可歌可泣的感人故事。
二是严肃处理学术不端的行为。对于学术不端行为,科技部的态度一贯是非常鲜明的,也是坚决的,那就是零容忍。对学术不端行为,发现一起,查处一起,绝不姑息。要让浮夸浮躁、投机取巧的,在科技界没有市场;让弄虚作假、违纪违规的付出应有的代价。在调查这些学术不端事件的过程中,我们也始终坚持实事求是、尊重规律,始终坚持学术评议和行政调查两条线,充分发挥学术委员会和学术共同体作用。当然,我们也保障被调查人相应的申诉权利。对于确实存在严重学术不端的违规人员,其不当获得的所有荣誉和利益,包括学位、职称、人才称号、各种奖励奖金,都要全部清退归零。我们就是要让守信者一路绿灯,失信者处处受限。高校和科研机构等法人单位,要肩负起科研学风作风建设的主体责任,加强教育引导,强化学术管理,严惩违规行为。广大的科研人员要恪守科研规范,珍惜学术声誉,管好自己的团队和学生。
三是营造导向鲜明、风清气正的科研生态。建立健全以创新质量和学术贡献为核心的分类评价体系。在资源配置上,对那些严谨求实、潜心研究、无私奉献、成就突出的科研人员给予倾斜,为他们提供更多的平台,更多的机会,让他们能够更加身心舒畅的投入到科学研究事业当中。同时,也倡导“甘做冷板凳”、“十年磨一剑”的专注精神,营造心无旁鹜、脚踏实地、努力奋斗的良好的科研生态。谢谢。
王志刚:
我补充一点。首先,科技界的学风作风总体是好的,绝大多数科技人员值得尊重,他们的贡献值得肯定。我讲一下我的亲身经历,前30年我一直在研究院、研究所、企业工作,50多岁才到政府工作。在科研单位里,我接触了很多科技人员,他们真是讲家国情怀、有科学精神,特别是很多人都“敏于行,讷于言”,不说什么,埋头干活。他们的主战场是实验室,是工程现场,是带研究生,是在讲台上,这些是真正做科学研究的人,所以我是非常尊重他们。其中一些甘当人梯、不计名利的,见荣誉就让。自己水平高一些,为了提携年轻人,甘愿自己作为课题组成员,让年轻人当组长。对于这些人,我们要多宣传。还有一些人,古人讲叫“责己严、责人勿严”,对自己要求特别严,对别人要求宽,本来科学研究就有不确定性,但是他研究没做出来就责怪自己。像这样有精神追求的科学家是绝大多数的。
同时,我们也要看到,确实有一些学风作风事件,不符合科学操守。刚才德方秘书长说了,我们对此绝不迁就。因为科研生态对于每一个科学家来讲,确实是生命线,是能不能长出丰硕果实的土壤。我这里想讲,对出现的学术不端,一例也不能忍,既然有了相关规定,就要按规定进行严格查处,并且要严肃处理。没有这样的操守,没有这样一种精神,没有这样一种人生价值观,很难成为一个受人尊敬的科学家。每个行业有每个行业的价值观,科学家也应该有自己的价值观。
第三个问题是怎么办?一方面是通过改革,解决“不能做”的问题,要通过学风作风建设,形成好的环境土壤,通过政策规定和文化引导,让社会氛围好起来;另外一个方面就是制度约束,让违规的必然受到处理。总的讲,科技部把学风作风问题作为国家科技事业重要工作在抓。这既是一项改革工作,也是一项建设工作,我们会始终抓下去。要让每位科研人员都知道,倡导什么,反对什么。好的氛围、好的环境对于科学发展、科学家成长,确实是生命线,至关重要。谢谢大家。
胡凯红:
今天的发布会到此结束,谢谢王部长,谢谢其他四位发布人,谢谢各位。
(来源:中国网文字实录)